封装: SMC
商品目录: 静电和浪涌保护(TVS/ESD)
极性: 单向
反向截止电压(Vrwm): 33.3V
最大钳位电压: 53.9V
击穿电压: 37.1V
类型: TVS
一、应用场景
1. 汽车电子保护:在现代汽车电子系统中,车载ECU(电子控制单元)、ABS防抱死系统、GPS导航、车载影音系统等均可能因瞬态电压波动导致电子元件损坏。SZ1.5SMC39AT3G可用于抑制因感应负载开关、电磁干扰(EMI)或雷击等因素引起的浪涌电压,防止电子设备受到高压冲击,提高系统的耐用性。
2. 通信与网络设备防护:在路由器、光纤通信模块、基站设备等通信系统中,电压不稳定或雷击可能造成信号干扰甚至损坏敏感元件。该TVS二极管可用于通信电路的输入端口,防止电源端或信号端受到电压冲击,提高设备的长期稳定性。
3. 工业自动化与电源系统:在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中,电源管理系统、电机驱动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装置常工作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容易受到外部电网波动的影响。SZ1.5SMC39AT3G可作为过压保护元件应用于电源输入端,防止高压瞬变损坏内部元件,提高工业设备的可靠性。
4. 电源适配器与充电设备:该TVS二极管可用于电源适配器、USB充电器、电池管理系统等产品中,以防止电源输入端因过压冲击导致电源模块故障。例如,在适配器内部使用该器件可以确保电流波动不会影响充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电压不稳定导致电子产品受损。
5. 军工与航空电子应用:军用和航空航天电子系统需要面对更为严苛的工作环境,如雷电干扰、辐射噪声、高低温变化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电路中的电压瞬态变化。SZ1.5SMC39AT3G由于其高可靠性和优良的钳位能力,在军工和航空电子设备中可用作关键电路的防护元件,提高电路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和稳定性。
二、参数特点
1. 封装形式与散热特性:SZ1.5SMC39AT3G采用SMC(DO-214AB)封装,此封装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优异的热稳定性,适用于高密度电路板设计。此外,SMC封装相比SMB或SMA,能承受更高的功率负载,散热能力较强,适用于长时间工作且要求高稳定性的电子设备。
2. 极性特点与电路连接方式:SZ1.5SMC39AT3G为单向 TVS 二极管,其主要工作方式是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流动,而在反向过压时迅速进入导通状态以吸收瞬态电压。因此,在电路设计时,必须确保正确的极性连接,以免影响其过压保护功能。相比之下,双向TVS二极管在正负方向均可工作,而该型号更适合用于DC电源和单向信号保护场合。
3. 关键电压参数:
- 反向截止电压(Vrwm):33.3V,表示该器件在此电压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且不会导通。
- 击穿电压(Vbr):37.1V,达到该电压时,二极管开始导通并进入保护状态。
- 最大钳位电压(Vc):53.9V,在遭受瞬态冲击时,二极管能够将电压限制在该值,防止电路因过压而受损。
4. 可替代型号及规格对比:在某些情况下,SZ1.5SMC39AT3G可以与以下型号互换:
- 1.5SMC39A:同样为SMC封装,工作电压相近,适用于大部分相同应用场景。
- P6SMB39A:采用SMB封装,尺寸较小,适用于对功率要求较低的应用。
- SMAJ39A: SMA封装,相比SMC功率承受能力较低,适用于低功率电路。在选择替代型号时,需要考虑封装尺寸、电压等级及功率承受能力的匹配性,以确保电路的兼容性。
5. 引脚结构及极性差异:
- 单向极性设计:该器件的正极连接至电路保护节点,负极接地。当电路电压正常时,二极管处于高阻态,不影响电路运行;当电压超过设定阈值时,二极管导通,释放瞬态电压。
- 相较双向TVS二极管的不同:与双向TVS二极管相比,SZ1.5SMC39AT3G仅在一个方向上提供过压保护,因此在应用时需注意极性方向,确保保护功能的正常实现。
SZ1.5SMC39AT3G以其稳定的电压抑制能力、坚固的封装设计以及优异的瞬态响应速度,在汽车、通信、工业和军工等高要求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选用此类TVS二极管,能够有效提升电路的安全性,降低因突发电压导致的系统失效风险,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工厂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产业园区
深圳办事处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宝华大厦A1428
中山办事处地址:中山市古镇长安灯饰配件城C栋11卡
杭州办事处: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西路118号杭州电子商务大厦6层B座
电话:13534146615
企业QQ:2881579535
深圳市壹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20121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