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确识别晶闸管极性的步骤
晶闸管包括三个主要引脚:阳极(A极)、阴极(K极)以及控制极(G极)。为了确保正确识别这些引脚的极性,建议使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检测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晶闸管的内部结构可视为两个串联连接的三极管,具体示意图见下。
在进行极性测试时,G极和K极之间形成了PN结。操作方法如下:
设置万用表至二极管测试挡,然后用红黑表笔分别触碰晶闸管的两个引脚。监测屏幕数值,若显示介于150至800之间,则可以确定红色表笔接触的是G极,黑色表笔接触的是K极,未被接触的则为A极。
二:晶闸管性能的全面检验方法
考虑到晶闸管的功能与NPN型三极管相似,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万用表至“hFE”挡位来进行性能检验,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不施加触发电压的情况下,检查G极与A、K极之间是否导通。操作时,将A极和K极插入到万用表NPN插座的“C”和“E”孔中,G极应悬空。在这种配置下,如果屏幕显示“000”,说明A极与K极之间没有导通,晶闸管处于正常状态。
第二阶段:在给G极施加触发电压后,再次检查A、K极之间的导通状态。具体操作是,A极和K极依旧连接在相应的插孔,同时将G极与A极短路后迅速断开。此时,屏幕应显示一个较高的数值或出现“1”溢出符号,表明A极与K极之间导通良好。
如果在这两个测试阶段中,晶闸管的表现均为正常,那么可以判定该晶闸管功能良好。反之,则表明晶闸管可能存在损坏或性能不佳的问题。
晶闸管(亦称可控硅)首次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并于1958年开始商业化。这种PNPN四层半导体设备具备三个极点:阳极,阴极和控制极。由于其独特的硅整流特性,晶闸管能够在高电压和高电流的环境中稳定工作,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高端电路中。
晶闸管的性能测试是验证其功能的重要环节。虽然制造商通常会提供详尽的性能数据和图表供使用者参考,但自行进行功能测试仍是必要的。以下是一种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来鉴别引脚和评估晶闸管好坏的推荐方法:
优质的晶闸管在A极与K极之间应显示高阻值。因此,在用万用表测试这两个引脚之间的电阻时,不论连接方式如何,显示都应为高阻值。此外,若G极与K极之间的逆向电阻显著大于顺向电阻,这也是晶闸管性能良好的标志。
工厂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产业园区
深圳办事处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宝华大厦A1428
中山办事处地址:中山市古镇长安灯饰配件城C栋11卡
杭州办事处: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西路118号杭州电子商务大厦6层B座
电话:13534146615
企业QQ:2881579535
深圳市壹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20121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