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结构概览
单端反激变换器通常由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构成:整流桥、输入滤波、功率开关器件(如MOSFET)、高频变压器、输出整流二极管、输出滤波电容、反馈控制回路等。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不同时导通,能量的传递是“先储后放”的过程。
二、工作原理详解
在电源控制芯片的驱动下,MOSFET开关管以一定频率导通和关断。导通时,变压器一次侧绕组形成闭合回路,电流流过绕组,磁芯储存能量;与此同时,二次侧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状态,输出不供电。此阶段可以视为“能量充电”阶段。
当MOSFET关断后,一次绕组电流突变为零,由于磁通无法立即消失,变压器二次侧产生感应电压,二极管进入导通状态,储存的磁能被释放至负载端,同时输出电容充电,实现“能量转移”。此过程的核心是变压器的磁耦合与能量暂存机制。
三、拓扑优劣分析
相较于其他拓扑,反激式设计在小功率场合具有很大优势。它不需要额外的输出电感器件,电路结构紧凑,适合成本敏感型产品。但缺点在于:当功率需求超过一定水平时,其效率和EMI特性将逐渐劣于正激等拓扑。此外,变压器设计要求高,需确保良好的耦合系数与磁通控制,以避免电压尖峰和变压器饱和。
四、控制策略与反馈方式
UC3842、TOPSwitch、TNY系列是单端反激变换器常用的控制芯片。在大多数情况下,控制模式是电压模式或峰值电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光耦器将输出端的电压误差信号反馈到控制端,从而实现调节占空比和输出稳压。
TL431作为反馈路径的基准参考,与光耦一起构成误差放大器。通过改变分压电阻,可以调整输出电压,提高电源适应性。
五、应用实例展示
1. 手机充电器:由于功率一般在5W~20W之间,反激结构可轻松满足其体积与能效要求。
2. 路由器电源适配器:稳定输出5V或12V,整机尺寸受限,反激电路因体积优势成为首选。
3. LED驱动电源:结合PWM调光控制,反激式拓扑可实现高压驱动、隔离输出与高效率兼容。
六、实际设计中的关键要点
1. 高频变压器绕组比例设计应兼顾工作频率、输出电压和效率。
2. 对尖峰电压需设置吸收电路(如RCD吸收),保护MOSFET不被过压击穿。
3. EMI滤波应充分考虑传导干扰路径,保证系统符合相关电磁兼容标准。
4. 芯片启动电压、电流采样电阻精度等参数,直接影响启动性能与负载响应能力。
总结
单端反激式变换器作为一种经典的开关电源架构,在中低功率市场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通过对其工作过程和电路构成的细致剖析,不难看出其在结构紧凑与电气隔离方面的独特优势。对电子工程师而言,掌握该拓扑的设计与调试技巧,不仅有助于优化产品性能,也是进阶更复杂电源架构设计的必经之路。
工厂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产业园区
深圳办事处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宝华大厦A1428
中山办事处地址:中山市古镇长安灯饰配件城C栋11卡
杭州办事处: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西路118号杭州电子商务大厦6层B座
电话:13534146615
企业QQ:2881579535
深圳市壹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20121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