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壹芯微 |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光临壹芯微科技品牌官网

壹芯微

深圳市壹芯微科技有限公司二极管·三极管·MOS管·桥堆

全国服务热线:13534146615

壹芯微二极管
首页 » 壹芯微资讯中心 » 常见问题解答 » PDN网络模型分析介绍 | 壹芯微

PDN网络模型分析介绍 | 壹芯微

返回列表来源:壹芯微 发布日期 2022-08-31 浏览:-

最简化模型分析

最初的芯片功能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运行的频率也比较低,所以也很少出现电源完整性问题。当时的工程师也很少考虑电源完整性相关的设计。我们可以使用下图所示的PDN网络模型来分析早期比较简单的芯片。
01.jpg

可以看到早期的芯片,并没有在封装上设计去耦电容。在这个模型中,die包含寄生电阻R_{die}和寄生电容C_{die},封装包含了寄生电感L_{pkg}。同时PCB上也没有设计去耦电容以及电源平面。这是一个典型的平行谐振电路,并行谐振电路存在并行谐振点。下图显示了从上图的测试点看到的阻抗曲线。
2.png

通过如下公式我们可以计算谐振频率。
3.png

上图同时显示了谐振频率与电感的关系。图中曲线A是在R_{pcb}和L_{pcb}都为0时的阻抗曲线,此时的并行谐振频率为F1.这个例子展示的是完全理想的PCB,没有任何的寄生参数。

图中曲线B是表征了在比较低的PCB寄生参数情况下的阻抗曲线,此时的并行谐振频率为F2.此时PCB有比较低的寄生电感和寄生电阻。从图中可以看出,阻抗的峰值向左(低频)移动,同时峰值的幅度也有所增大。增加的PCB寄生电阻使得整个阻抗曲线都向上移动。

图中曲线C表征的是高PCB寄生参数时的阻抗曲线,此时PCB有比较高的寄生电感和寄生电阻。此时的阻抗峰值向更加低频方向移动,而且峰值幅度进一步提高。整个曲线的阻抗也得到了提高。

添加PCB上电容模型分析

随着芯片功能越来越复杂,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电流,同时芯片的运行频率也不断的提高,在一些系统中,工程师开始在PCB上添加去耦电容。当PDN网络中添加PCB上去耦电容以后,PDN网络的模型变为如下图所示。
4.png

下图显示了从上图测试点看到的阻抗曲线。靠右边的第二个阻抗峰值是由die上的电容和从die到PCB的串联寄生电感相互作用产生的。第一个阻抗封装是由PCB上的去耦电容和PCB传播电感之间作用形成的。
5.png

上图显示了如下三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

理想PCB情况下的阻抗曲线

低寄生参数下的阻抗曲线

高寄生参数下的阻抗曲线

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现在大量采用的wire bond封装芯片的电源分布网络简化拓扑图。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由片上电容与die到PCB这段电感组成了第一个LOOP,这个loop的有一个特征谐振频率。而这个谐振频率主要受到片上电容以及die到PCB的寄生电感的影响。PCB上的去耦电容数量,大小等对这个谐振频率影响很小。但是PCB上的去耦电容的位置会影响到该谐振频率,我们需要尽量将去耦电容放置到靠近芯片的电源管脚的位置,这样可以减小die与PCB上去耦电容之间的寄生电感。

2. PCB板上电容与PCB上寄生电感形成第二个LOOP,这个LOOP的谐振频率受到芯片电源管脚附近的去耦电容容值,以及去耦电容与VRM之间传输通道的寄生电感影响。

2.谐振频率点的左侧主要表现为容性特性,右侧主要变现为感性特性。也就是说如果增加去耦电容,谐振频率会变高。如果寄生电感变大,则谐振频率会变低。

添加封装上电容模型分析

随着芯片瞬态电流的不断增大,我们需要进一步降低PDN网络的阻抗。但是根据前面的分析,die与PCB之间的电感无法做到足够低响很小,这时很多公司在封装上添加去耦电容,将第一个比较大的LOOP分割成2个较小的LOOP。这样使得第一个LOOP减小,LOOP1的寄生电感大幅减小,这样会使得第一个谐振频率向高频移动,同时会降低谐振频率附近的阻抗。

当我们讲PCB上电容以及VRM都考虑进去,就会得到一个完整的PDN模型,如下图所示。
6.png

下图为我们测得的某个系统的阻抗曲线,阻抗曲线有三个明显的峰值。最主要一个是1\#峰值,大概在50MHz附近,是由片上电容和封装电感的谐振产生的。2\#峰值在10MH在以下,是由于封装电容与PCB的电感谐振产生的。最后一个3\#峰值通常都是在1MHz一下的范围,是由PCB板上小的去耦电容,小的去耦电容与电压转换器之间连线的寄生电感的谐振产生的。
7.png

实例分析

前面进行了理论的分析,现在我们将几个实例拿来进一步验证一下我们之前的分析,大家可以参考分析文献,里面提到了3个系统,3个系统的阻抗曲线分别如下:

8.png

9.png

系统A和系统B采用相同的芯片设计架构以及相同的生产工艺,均采用Flip chip封装,所以单位芯片面试的电容容值是相同的,但是系统B的die的面积更大,这样系统B的on die电容容值更大,是的系统B的一次谐振频率低,为26MHz,而系统A的一次谐振频率为38MHz。

系统C是wire bond封装,封装上没有去耦电容,所以系统C就少一个loop,通常表现为一个peak或者2个谐振频率。另外由于die与PCB去耦电容之间的寄生电感比较大,使得一次谐振频率变得更低。

总结:

1. 对于flip chip,PCB板级设计几乎不会影响到一次谐振频率与幅度

2. 对于wire bond芯片,将去耦电容尽量靠近芯片电源管脚,可以减少die与PCB去耦电容之间的寄生电感,有效的降低系统的阻抗以及提高系统的谐振频率。

3. 通常情况下芯片的一次谐振频率处的阻抗最高。

壹芯微科技专注于“二,三极管、MOS(场效应管)、桥堆”研发、生产与销售,20年行业经验,拥有先进全自动化双轨封装生产线、高速检测设备等,研发技术、芯片源自台湾,专业生产流程管理及工程团队,保障所生产每一批物料质量稳定和更长久的使用寿命,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促进更好的性价比优势!选择壹芯微,还可为客户提供参数选型替代,送样测试,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如需了解更多详情或最新报价,欢迎咨询官网在线客服!

手机号/微信:13534146615

QQ:2881579535

推荐阅读

【本文标签】:

【责任编辑】:壹芯微 版权所有:http://www.szyxwkj.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资讯

1高效能源转换:正激和反激开关电源的设计原理揭秘

2突破性的仪表放大器抑制方法:优化信号处理效率

3优化MOS管开关性能:应对米勒效应的最新技术与方法

4优化电路设计:7800系列稳压器的最佳实践指南

5三端稳压管内部结构解析:探秘稳压管电路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6预防转换器启动时的输出涌流:重要性与应对方法

7实用指南:步步详解如何搭建自己的隔离式半桥栅极驱动器系统

8精益求精:优化简单电流监测电路的性能与稳定性

9高效应对EMC挑战:电源PCB设计的5个关键步骤

10全桥驱动螺线管技术:提高关断速度的实用方法

全国服务热线13534146615

地 址/Address

工厂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产业园区
深圳办事处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宝华大厦A1428
中山办事处地址:中山市古镇长安灯饰配件城C栋11卡
杭州办事处: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西路118号杭州电子商务大厦6层B座
电话:13534146615 企业QQ:2881579535

扫一扫!

深圳市壹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2020121154号